小朋友看牙不配合怎麼辦?兒童牙科醫師的魔法來讓小朋友乖乖看牙

前言

兒童牙科醫師在門診常常會遇到過去有行為不配合、無法治療的經驗或是沒看過牙十分害怕的小朋友,一看見醫師就開始嚎啕大哭,抱著爸爸媽媽的腰或是大腿不放。這些場面對兒童牙科醫師來說絕對不陌生,即使面對這樣的孩子,多數情況兒童牙科醫師還是可以讓小朋友坐上治療椅,甚至在門診完成多次的治療。難道兒童牙科醫師其實是魔法師?

兒童牙科醫師沒有學過魔法,我們只是在和孩子的互動過程中使用了「非藥物行為誘導」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導孩子做出我們希望的行為,而成功的前提是孩子跟醫師可以建立溝通,一般會認為滿三歲的孩子具備這樣的能力 (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還是略有不同,醫師會視情況調整方式並與家長討論)。

非藥物行為誘導有哪些?

讓小朋友認識器械還有了解要做的治療,降低對未知的恐懼。

當小朋友有配合醫師立刻給予稱讚,讓小朋友知道做對了什麼, 並更願意繼續保持。

醫師聲音變大聲:請小朋友注意聽;醫師聲音變小聲:請小朋友安靜幫忙。

問問題讓小朋友思考, 減輕對治療不舒服的感受。

有配合醫師的小朋友才可以請爸爸媽媽在陪伴,增加孩子配合的動機。

符合以下情況醫師才會跟家長討論是否使:
1) 診斷或治療有急迫性
2) 年紀太小,體重太輕不適合藥物行為管理
3) 不使用的話治療過程對病人或是週遭的人不安全
4) 其他非藥物行為誘導無效且需要治療的顆數不多

非藥物行為誘導-正向強化及明確稱讚、聲音控制、解說 示範 執行
非藥物行為誘導-正向強化及明確稱讚、聲音控制、解說 示範 執行
非藥物行為誘導-轉移注意力、家長陪伴及離開、保護性固定(包起來)
非藥物行為誘導-轉移注意力、家長陪伴及離開、保護性固定(包起來)

兒牙醫師跟小朋友互動過程中會把這些誘導方式悄悄地放進去,所以看診過程中需要請家長們幫忙在一旁安靜地支持陪伴孩子並視配合醫師,才能讓這些誘導方式發揮最大的效果,讓孩子學習適應牙科環境。

孩子的治療如果相當繁複或是孩子真的短時間無法克服對牙科治療的恐懼,還是可以考慮使用藥物行為誘導的方式完成治療,像是之前的衛教文章提過的笑氣舒眠或舒眠麻醉,先消除孩子口腔的不適,待治療完成後的回診再訓練孩子適應看牙過程~

楊嵐竹 醫師
楊嵐竹 醫師

幫小朋友看牙很不簡單。醫師動作要快又輕,還要安撫情緒。楊醫師擅長觀察兒童的個性,用孩子的語言讓小朋友能跟醫師一起趕走蛀牙蟲。

不論是補蛀洞、抽神經,或是笑氣鎮靜、舒眠麻醉,都可以找楊醫師諮詢處理。給孩子專業的照顧,請找兒童牙科醫師,小朋友安心,家長放心。

文章: 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