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牙冠增長術

牙冠增長術封面

牙冠增長術可說是臨床上最常應用的手術之一,應用範圍非常廣,是用來打好基礎的重要手術。

首先需要先了解牙齒的構造,主要可分成兩大部分:牙冠、牙根。
牙冠增長術顧名思義是讓齒牙冠部長度增加的手術。

牙齒構造圖
牙齒構造圖

牙冠增長術怎麼做?

讓牙冠增長的方法,是將牙冠周圍的齒槽骨及牙齦修磨、降低高度,讓露在牙齦外的牙齒部分變多,以利醫師做後續治療。

牙冠增長術步驟
牙冠增長術步驟

為什麼要做牙冠增長術?

一、牙齦下深度蛀牙

蛀牙蛀得太深會導致醫師無法順利清除壞的齒質並有效填補蛀洞,這時可以透過牙冠增長術讓將在牙齦底下有蛀牙的齒質露出,讓醫師能順利的清除蛀牙並填補。

蛀牙過深
蛀牙過深

二、假牙支台齒質過少

在製作假牙冠時,需要有足夠的齒質作為假牙支台。若因深度蛀牙、牙裂等等原因導致支台太過短小、假牙黏著面積不夠,可能會影響假牙黏著效力。透過牙冠增長術增加假牙支台長度,也可以增加假牙的牢固性。

假牙支台齒
假牙支台齒

三、牙齒美容

有些患者牙齒比例偏短,讓牙齒看起來像是方形,可以透過牙冠增長術讓牙齒長度增加,改變牙齒外型,視覺上也會更加協調。
微笑時露牙齦,也可以利用牙冠增長術修掉牙齦來獲得改善,讓笑容更加有自信。

牙齒美容
牙齒美容

牙冠增長術在臨床上常常是為了保留狀況不好的牙齒的最後手段,但牙冠增長術並不能無止盡的讓牙齒變長。每個人的條件是否適合執行此術式還是須交由醫師做專業的評估才是!

自費膠原蛋白與PRF的優點

封面-PRF膠原蛋白

拔智齒最怕的就是術後疼痛難耐,想拔牙卻又因術後照護感到怯步😱

然而同樣是拔智齒,為什麼有些人術後腫脹疼痛很嚴重,有些人卻完全沒感覺?


※智齒是否需要拔,請諮詢牙醫師,或可參考:水平智齒該拔嗎


我們首先要了解影響術後傷口癒合的重要因素

1.智齒阻生深度
2.拔智齒的年齡
3.肝功能及凝血功能

1.智齒阻生深度
同樣稱為智齒,每個人的智齒生長方向位置都不相同,有些人是橫向阻生齒,有些雖然是正向但也埋伏在骨頭中,埋伏的越深則越容易術後腫脹疼痛。

2.拔智齒的年齡
16-20歲左右是拔智齒的最佳年齡,在這個年紀智齒的牙根大多尚未完全發育,癒合能力也是整段人生中最佳,是最適合智齒提早預防性拔除的年齡。年齡越大,智齒區域有時已經產生蛀牙或是牙冠周圍炎,甚至會造成前一顆牙齒(第二大臼齒)牙根附近有嚴重的牙周炎,拔除智齒後的癒合環境不夠乾淨、附近軟組織發炎較劇烈,所以會比較容易發炎腫脹,甚至術後疼痛。甚至,到了40-50歲以上,開始有些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這時又增加了傷口癒合的難度,也更容易有術後不適的狀況出現。

智齒引起的問題
智齒引起的問題

3.肝功能及凝血功能
血塊的保護是傷口癒合很重要的一環。就像是皮膚受傷結痂一樣,拔牙傷口上面血塊會保護內層骨頭露出。如果肝功能不佳或凝血功能不良的患者,術後傷口血塊不易形成,此時出血機率變高、乾性齒槽炎機率增加、癒合能力也會比健康的患者來得差。同樣的,如果術後照顧不佳,有不慎大力漱口或使用吸管等影響口內壓力的動作讓血塊掉落或移位,此時也會有傷口不易癒合及術後不適的情形出現。


那是否有材料能夠保護血塊能較容易形成,保護拔牙傷口呢?目前容易取得、且有效減少術後傷口腫脹疼痛的材料有兩種:

1.PRF 富含自體血小板濃縮纖維
2.膠原蛋白

1.Platelet-Rich-Fibrin
簡稱PRF,是一種以離心機處理自體血液,去除紅血球,分離出高濃度的血小板的技術。血小板具有凝血與止血的功能,且可以在受傷的部位釋放出生長因子幫助傷口癒合。臨床上,牙科手術有時會利用PRF來緩解傷口腫脹與疼痛,加速癒合。拔智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拔智齒是牙科治療中會出現較大傷口的常見手術,傷口中充填PRF通常都有不錯的緩解腫痛效果。另外在植牙手術中的補骨手術(GBR,引導骨再生成術)及軟組織手術也很常用到PRF,包含上顎竇增高術及垂直/水平引導骨再生成術,游離牙齦移植術,都可以利用PRF來增進術後舒適度。

PRF製作方式,抽血以萃取自身的生長因子

2.膠原蛋白
也是一種緩解傷口腫脹疼痛的敷料,比起PRF(含自體血小板濃縮纖維)更加方便快速,術前不必抽血,術後在傷口處放一塊適當大小的膠原蛋白即可有不錯的效果。較淺層的智齒傷口可以放小顆的膠原蛋白,較深的阻生齒傷口可以放大顆的膠原蛋白促進傷口癒合,大多數人反應極佳,減少很多術後腫痛的機率。另外,非智齒的一般拔牙也可以視傷口大小利用膠原蛋白來增進傷口癒合速度,盡可能減少不舒適的時間。

置放膠原蛋白/PRF的原理與流程

最後,選擇充填傷口的敷料可以加速傷口癒合,但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傷口乾淨,刺激性食物暫時避免,才是對口內傷口最好的照顧!

水平智齒該拔嗎

智齒拔除文章封面

『水平智齒到底該不該拔呢?』相信是大多人都會碰到的問題,不論是自己、家人或朋友都很常遇到,就讓我們來解析一下智齒的問題。


智齒,就是第三大臼齒,若從鏡子看自己口內,就是較大顆的牙齒往後數第三顆,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有一些人只會摸到一部分牙齒,沒有完整的牙齒外型。所以有人有四顆智齒,但有些人連一顆都沒有,一些人是卡在骨頭裡面長不出來,這是因為人類的飲食精緻化,我們不再需要這麼多臼齒吃東西,且人類下顎骨演化上有變小的趨勢,導致最後才長出來的智齒沒有空間長,就會卡在裡面,俗稱水平智齒、阻生齒或埋伏齒,智齒可說是演化過程中的”痕跡器官”。

正常且無任何發炎的智齒,仍可幫忙咀嚼

在全口牙齒都正常咬合狀態下,智齒可有可無,研究也指出有沒有智齒參與咬合沒太大差別。當然如果智齒在正常位置且沒有任何症狀,也可不用特別拔除。因此我們在評估智齒要不要拔時,會從利害去權衡。

✅ 大部分我們會先從智齒造成的壞處去評估,以下常見4點需拔除原因:

1.反覆發炎:只要是會反覆引起發炎的智齒都建議拔除,不論是否長正與否。因智齒長得很後面,又常會有牙齦包覆干擾,刷牙會有死角導致發炎,尤其是阻生齒更容易有清潔死角,拔掉通常是唯一解。

智齒周圍的牙齦常常會比較厚且高,很容易刷不乾淨產生發炎

反覆發炎不理會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時需住院治療甚至危及生命,不可不慎。

水平智齒與第二大臼齒的交界是一個完全無法清潔的死角,很容易卡食物殘渣

2. 引起第二大臼齒(智齒前一顆牙齒)蛀牙或牙周病:因為有清潔死角,常導致第二大臼齒與智齒之間無法清潔,導致蛀牙。智齒蛀牙拔掉就沒事,但智齒引起的第二大臼齒蛀牙,常蛀在牙齦底下,臨床上很難填補,甚至於沒辦法填補只能觀察,若蛀的太深甚至需拔掉第二大臼齒,而第二大臼齒在咀嚼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除了蛀牙問題外,也容易引起第二大臼齒牙周病問題。這比起蛀牙更嚴重,一旦發生就要進行牙周病治療,但效果常常不好,最後可能需拔除。

智齒會引起的兩大問題-深度蛀牙與牙周病

因一顆用處不大的牙齒引起健康的牙齒拔除得不償失,最好就是預防勝於治療,若有可能危害第二大臼齒就趕緊將智齒拔除。

3. 妨礙治療:通常第二大臼齒若要抽神經或補蛀牙,常會被智齒影響而使療程無法順利進行,此時要先拔掉智齒再來治療第二大臼齒。
事實上很多要治療的第二大臼齒是因為智齒所引發的問題,因此要治療前先將造成問題的源頭處理掉也是非常合邏輯的,不然一樣的問題只會反覆發生。

4. 矯正需求:有時矯正牙齒需將牙齒後拉或評估可能會影響牙齒移動,通常也會建議提前拔除智齒讓矯正順利進行。

✅ 以下狀況可以考慮先不處理:

  1. 智齒完全長正且無任何狀況:經醫師判斷引起前一顆牙齒危害不高的話,可以觀察即可。但若智齒對咬缺失,等同沒有咬合的幫助,雖無危害但建議可以拔除。
  2. 阻生齒過深且無任何症狀:因阻生齒離我們下顎重要的神經管較近,若智齒卡的很深,在拔除過程中可能會傷及神經管造成併發症,因此智齒過深且無症狀,可以考慮觀察即可。
  3. 智齒無症狀且其他牙齒狀況不好,智齒有可能取代其他牙齒時:較常見的是第二大臼齒缺損嚴重,之後可藉由矯正方式取代原本的第二大臼齒,但如此做有其嚴格的條件限制,常評估過後是無法取代的,這部份需牙醫師根據每個人的實際狀況評估後才知道。

🔷 拔智齒的年紀:
因每個人智齒萌發年紀不一定,但基本上高中時就可以評估能不能拔。年輕時拔好處是處理上比較簡單,因智齒牙根尚未成形且齒槽骨還很鬆軟,且年輕時癒合速度快,又可預防造成第二大臼齒的問題。所以若有任何智齒引起的症狀(或看不到智齒但不舒服感出現在齒列的最後端),建議盡早檢查處理,因為拖越久問題不但不會自己解決(通常只會更嚴重),還會讓拔牙更加辛苦與癒合更慢。

🔷 拔智齒的時機與處理方式:
拔智齒很重要的是不能在發炎的當下(急性期)來處理,因發炎當下麻藥效果最不好,所以最好在完全沒症狀下處理,不要等到痛才想到要趕緊拔智齒(急性痛只能先吃藥)。
智齒拔除跟一般拔牙最大的不同是阻生齒無法直接拔除,需進行手術性拔牙,處理過程稍微繁瑣。但目前牙科麻醉技術非常成熟,只要不是在發炎當下來處理,一般拔牙過程中不會這麼不舒服,但術後仍會有腫痛的狀況,按照術後指示與吃藥即可,但建議術後幾天不要安排重要的事情或重要的餐會等。

當然拔智齒還有相關併發症的問題,此部份探討會較深入且發生機率很低,年輕患者發生併發症大多也會恢復,建議到時與醫師討論即可。一般例行性檢查我們都會用全口X光片初步判斷需不需要拔智齒,不論是建議拔除或觀察,請記得多跟醫師作好討論!

必要時的智齒拔除對整體口腔環境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