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也有手術?談根尖手術

顯微根尖手術封面

/文 郭顯正醫師

一、何謂根尖手術?

根尖手術即是牙「根」的「尖」端之手術,主要是以手術方式清除牙根根管內以及根管外之感染。

二、根尖手術適應症?

1) 根管治療後症狀不消
2)牙齒上有假牙以及釘子讓根管治療無法進行
3)懷疑根尖裂痕或根尖外感染

三、根尖手術進行流程?

1) 麻醉:根尖手術係於局部麻醉下進行。

顯微根管-麻醉

2) 翻瓣:將患齒牙根尖端暴露。

3) 清除感染之組織

根尖手術 步驟2-3

4) 根尖切除:一般根管治療位於牙根尾端0.3公分的位置分支最複雜,將之切除以去除可能之感染源。

5) 超音波清潔牙根內部:使用超音波器械從牙根尾端逆向清潔。

根尖手術 步驟4-5

6) 填材料:本所皆以MTA(生物陶瓷,或稱生物水泥)封填牙根尖。MTA組織相容性以及封閉性極佳,以利牙根外骨頭順利癒合。

7) 縫合:將傷口關閉,通常一星期後拆線。

根尖手術 步驟6-7

8) 追蹤:牙根外骨頭在穩定的狀況下需回診追蹤是否有慢慢癒合,此部份醫師會做適當的安排。

四、顯微根尖手術差異?

本所根尖手術堅持全程使用德國進口CJ顯微鏡,放大倍率在3~20倍,能仔細檢查牙根之構造並使傷口達到最小,癒合過程更為順利。

根據美國牙髓病雜誌2006年的論文指出,現代的根尖手術由於使用超音波器械、顯微鏡、有角度快速手機以及生物陶瓷,成功率約為85~96.8%係傳統根尖手術成功率的1.5~2倍之多。

五、術後傷口外觀

雖本所以顯微鏡讓傷口癒合,根尖手術亦為一侵犯性治療,因個人體質極難避免疤痕產生,但由於疤痕多位於嘴唇內側,一般生活上不易看見。顏色上非常的淡,說實在的不仔細看也看不出來。

另外有些案例牙冠是陶瓷外觀燒附金屬內冠,加上手術前牙齦骨頭破壞狀況已經很多,手術後有可能會牙齦稍微萎縮讓內冠顏色透出,影響外觀但不影響使用,此狀況醫師會極力避免並讓術後外觀影響降到最低。

牙齒有點不舒服就要抽神經嗎?來看看什麼是活髓保存術!

活髓保存術封面

『醫師,我這顆牙齒補完後吃東西就一直怪怪的,太硬的不能咬,但好像又不會太痛。』

周遭的朋友或自己有時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很多人會害怕是不是要將牙齒抽神經了。今天就來探討較少人知道的『活髓保存術』,或許能讓牙齒避免抽神經。

蛀牙發生時大致來說有兩種狀況,一是蛀牙尚淺,沒症狀或僅稍微酸痛,直接填補後就能再戰多年;另一種是已經蛀到神經,讓神經發炎,產生自發性疼痛,這時就要先抽神經,沒症狀後再將牙齒做假牙。神經發炎時因直接填補無法解決發炎問題(或許會加劇發炎),所以一定要先將牙神經移除乾淨。

活髓保存術1

如果蛀牙狀況很深很接近牙神經,但對牙神經還沒造成很大的影響,就會產生很尷尬的局面:不抽神經有可能會不舒服,但抽神經又覺得好像有點可惜(牙神經僅受一點影響)

有沒有一種治療是僅移除部分發炎的神經就好,保留牙齒大多的神經活性,再將牙齒填補起來呢?確實是有的,這就是我們要講的『活髓保存術』。但此技術要考量的點較多,技術門檻較高,但若施行成功,就可將原本要抽神經的牙齒保留神經活性,是一種低侵入性保守治療的概念。

為什麼填補後仍會不舒服?
相信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填補後的牙齒還會不舒服?不是將蛀洞補起來了嗎?這是因為蛀牙越深,會越靠近神經管,而我們所用的填補材料都具有神經刺激性(尤其是補蛀牙常用的複合樹脂),因此填補後很有可能會持續刺激神經產生局部發炎,也有可能在填補前神經就已經發炎,填補後症狀當然就會持續下去,因此填補前的症狀是受到外界(外界食物、冷熱等)刺激,填補後症狀可能是受到填補材料的刺激。

活髓保存術2

活髓保存術常應用於以下狀況:
1. 深度蛀牙接近神經,但尚未有明顯症狀。
2. 填補深度蛀牙後有點敏感或咬會怪怪的,但無自發性疼痛。
3. 青少年恆齒的深度蛀牙

對患者來說,大前提就是不能有『急性疼痛症狀』,且神經要有活性,再強調一次,需由醫師做最後評估。很多狀況是移除完蛀牙後神經發炎非常厲害或神經早已壞死(神經壞死不見得會有症狀)則不適用此術式。

活髓保存術3

活髓保存術的臨床流程與成功要件:
1. 醫師的診斷 — 活髓保存術需牙齒狀況符合條件,需由醫師正確診斷,無法讓病人自己決定想要做就做,且患者需了解做完後的可能發生的狀況。

2. 精準的移除部分發炎神經 — 以往的活髓保存術藉由經驗法則將發炎神經移除,可能會遺留較多的發炎組織,目前藉由牙科用顯微鏡精準移除發炎神經組織,將能大大提高成功率。

3. 良好的隔絕環境與生醫材料 — 從移除發炎神經開始,我們將不希望任何口內細菌再度污染神經管,因此要將牙齒做好隔離才行,常見的是使用橡皮防溼布。移除部分牙神經後,因為神經管壁被我們挖了一個小洞,因此需用生物相容性極高的生醫材料做填補才能重建且不會再度刺激神經,拜目前牙科材料進步,有越來越多種生醫材料可應用於不同情況。

4. 良好的術後填補物與追蹤 — 我們這麼辛苦的執行活髓保存術,一定希望這牙齒能用很久,術後的填補物有好的邊緣封閉性以免二次蛀牙就是關鍵,除了常用的複合樹脂外,做陶瓷嵌體(3D齒雕)是很不錯的選擇,其特色為邊緣封閉性佳且能有效恢復原本牙齒外型與足夠的抗咬強度,將我們做完的成果好好保護在裡面<進一步的陶瓷嵌體文章:修復蛀牙的新選擇:口腔掃描的應用-瓷嵌體>。最後做完的半年至一年內持續追蹤牙神經狀況也是必要的。

活髓保存術4

根據研究,活髓治療成功率約八成以上,上述成功要件做的越好成功率越高,但有時會因不可控制因素影響,仍存在失敗的可能性,若活髓治療失敗,就須回到傳統的抽神經療程。

這裡需強調:活髓保存術並非抽神經(根管治療)的替代療法,醫師會根據不同的臨床狀況做出不同的建議,有時該抽神經還是要抽神經才行,不可一昧只想保留神經活性。』

活髓保存術5

周圍的朋友或自己本身有需要想評估能否執行活髓保存術嗎,不妨親自來一趟給醫師評估看看!

抽了神經還是會痛?怎麼解決根管治療的疑難雜症:Part 2 顯微根管治療篇

CJ顯微鏡.001

文/ 郭顯正醫師 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專科醫師


當牙髓發炎或牙髓壞死,就需要根管治療,以下為較進階的顯微根管治療,在閱讀此文章前,請先了解

每個人牙齒的結構、根管寬度以及長度、根管結構等都不一樣,少數病患的根管較細小,在肉眼的視野下無法達到良好的根管定位,進而難以清創此時就需要利用顯微鏡放大的效果提高根管治療的療效,故稱顯微根管治療

本院所使用的顯微鏡,是德國原裝進口的CJ顯微鏡,畫質、景深、解析度在業界都是高規格的。放大倍率為3~21倍。

CJ顯微鏡.001

以下為需要顯微根管治療的案例

1.根管鈣化:
牙髓受到蛀牙長期刺激後,牙髓會有修復機制,產生修復性牙本質(右圖咖啡色示意圖)讓牙髓免於細菌的侵入,此時牙髓會萎縮、變細。但經過長期刺激後依舊沒有處理蛀牙而造成牙髓發炎或壞死而需要根管治療,修復性牙本質依舊在原位,造成根管治療的困難

正常牙齒開髓之後應該看起來像這樣 →

開髓照片
由圖可見黑色的根管開口

但是根管鈣化之後會看起來像這樣:根管細小,周圍較白齒質蓋住了根管開口,很難定位根管位置。

→ 圖為顯微鏡底下放大15倍所拍攝的圖片,可以想像若是肉眼來看的話根管位置是非常難定位的!

開髓2
與正常狀況相比幾乎看不到神經管開口

然而除了放大的視野之外,顯微鏡亦會搭配超音波器械進行開髓。
超音波器械切削速度比高速手機來的慢,且切削齒質較少,以期保留更多牙齒的齒質。

超音波器械

2.額外根管以及複雜根管型態:
台灣人根管複雜情形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
,許多牙齒都有不一樣的變異。
例如下顎第小臼齒,大部分國人只有一條根管,少部分有兩條,甚至有三條的案例。

額外根管

而國人的下顎第二大臼齒有三成的機會是所謂”C”形根管,跟一般根管開口不同的是他是一整片的根管。
(→右圖為根管封填後拍攝的臨床照片,粉色物質為根管封填材料,可見根管開口不是傳統圓孔狀,而是整片連在一起,呈現C型。)

而藉由顯微鏡的放大效果加上超音波慢速切削齒質,能有效保留最多齒質達到根管最大的清創

根管封填

3.修補根管穿孔:
在鈣化、牙齒傾斜的案例,在開髓過程中有可能造成根管的穿孔,在顯微鏡的放大視野下可以進行穿孔的定位與修補。(臨床上仍需依穿孔位置、穿孔大小評估可行性)

開髓穿孔
開髓的過程中可能造成牙齒穿孔

4.移除滯留器械:
在根管修形過程中,由於器械是不鏽鋼或者鎳鈦製成的,修形過程中會有小部分的器械會斷裂並滯留在根管之中,阻擋根管的清創。而利用顯微鏡搭配超音波器械可以將器械取出,後續繼續進行清創。

斷裂器械
斷裂器械2

以下為移除滯留器械臨床操作影片:

5.未成熟恆牙的再生性治療:
此類案例常發生在9~18歲孩童,牙齒尚未生長完成變面臨牙髓發炎、牙髓壞死的狀況。使用顯微鏡可以判斷根管內牙髓的狀況,視狀況執行再生性治療。(依據病友條件不同,仍須由醫師評估再生性治療的可行性。)

未成熟根管治療

看完文章後,是否覺得小小的神經管世界比想像中複雜許多,根管治療絕非簡單的差事,也多虧牙科顯微鏡的出現,讓原本可能需拔掉的牙齒再度找回重生的機會。
因每人的臨床狀況非常不同,自己或親友有根管治療方面的問題,一定要醫師實際看診過與討論才能知道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本院顯微根管治療介紹

抽了神經還是會痛?怎麼解決根管治療的疑難雜症:Part 1 根管治療介紹篇

郭顯正醫師顯微根管治療文案封面
郭顯正醫師顯微根管治療文案封面

文/ 郭顯正醫師 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專科醫師


『醫生,為什麼抽了神經還是會痛?』

『這牙齒好久以前抽過神經,怎麼還是會痛?』

『之前的醫師說這個神經管塞住了,沒辦法清乾淨?該怎麼辦?』

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的問題很多且很廣,不是三言兩語交代的清楚,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教大家如何正確診斷與治療,而是讓大家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與可能的解決之道,先有個概念後再跟醫師討論時會更了解自己牙齒的狀況。

首先不免俗還是要從『什麼是根管治療』說起,與什麼是『治療完全的根管治療。』

什麼是根管治療?

牙齒的牙髓(俗稱神經)由琺瑯質、牙本質保護著,而牙髓組織由神經組織、血管系統等組成,故有痛覺、冷熱感覺。結構圖如下:

根管治療郭顯正文案.001

當牙齒受到蛀牙、意外創傷、牙裂等因素造成牙髓組織受到影響,就會造成牙髓發炎牙髓壞死,臨床上會有疼痛、咬痛、抽痛、冷熱敏感等現象。當牙髓組織嚴重破壞的狀況下就必須進行根管治療,也就是進行牙”根”神經”管”的治療,俗稱抽神經。

根管治療有以下四個步驟

  1. 開髓
  2. 清創、修形
  3. 封填
  4. 復形

由於每位病友牙齒條件不一、感染條件不一,且一個好的根管治療每個步驟都是很重要的,是故依每位病友狀況不同根管治療需約診1~4次不等少數困難案例甚至要5~8次,方能接受完整的治療。

根管治療的流程,以下分段介紹:

一、開髓:
如剛才所述,根管治療主要治療位置位於牙根,需使用高速手機將牙根以上的齒質以及蛀牙移除。

根管治療郭顯正文案.002

二、清創、修形:
將根管利用根管挫針、鎳鈦旋轉挫針等器械將根管清創,並修形成方便封填的形態。此過程大多需要拍攝X光確認根管長度。

根管治療郭顯正文案.003

三、封填:
根管修形後是空的,為了讓之後細菌不再經由牙齒進入根管,需使用橡膠類的材料以及根管糊劑將根管密封住,此步驟為根管封填。此過程可能需要拍攝X光確認封填材料長度。完成後會再拍一張X光確認封填品質。故一個完整的根管療程會拍至少3~4張X光良好的根管治療,X光影像其封填材料長度約略等同牙根長度。

根管治療郭顯正文案.004

四、復形:
根管封填後,需將開髓的開口做牙冠部的填補,論文顯示使用固定式假牙(牙套)進行復形相對於使用樹脂(填補蛀牙材料)進行復形能有效提高牙齒的存活率
>> 延伸閱讀:抽完神經後為什麼要做牙套?

根管治療郭顯正文案.005

一旦在這些過程中產生問題,如先天牙齒結構或後天治療過程等因素造成根管治療後仍有症狀,就會產生根管治療的難症,如根管二次治療、根管阻塞、根管鈣化、滯留器械、根管穿孔、額外根管以及複雜根管型態或牙齒根管發育未成熟等…。

由於神經管實在很細小,一旦發生難症將會很難處理,以往常束手無策只能拔掉,但目前有了牙科用顯微鏡來執行顯微根管治療,使以往的難症變得容易處理許多。

有了抽神經的基礎知識後,就可以來深入了解 >>Part 2:什麼是顯微根管治療?

抽神經要用到顯微鏡?!談顯微根管治療


簡介

了解顯微根管治療前,首先要先認識”抽神經”。抽神經正式名稱叫根管治療,通常是蛀牙太深導致神經發炎或壞死,將神經管內發炎的組織清乾淨並封填抗菌材料。

抽神經並非將牙齒內的某一條神經拉出來就完成,而是藉由清潔神經管,間接將發炎的神經清乾淨。藏在牙齒的內部的神經管通常很細小且很複雜,尤其是後牙區,通常需多次療程才能將抽神經療程完成。

基本上肉眼是無法直視細小的神經管內部。面對複雜的神經管狀況,以往是束手無策的狀況,如今有更好的治療工具-牙科專用顯微鏡。

顯微根管治療,顧名思義是以顯微鏡輔助臨床根管治療。顯微鏡可以將細小的神經管放大,且一覽無遺。

目前國內、外早已將顯微根管治療列為專科訓練的必要項目,是根管專科醫師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應用

 – 根管鈣化 –

顯微鏡最常的應用為根管鈣化。牙髓受到刺激一段時間後會產生鈣化的情形,根管會變得更細更窄。增加治療難度,甚至無法將神經管清乾淨。

 – 額外根管 – 

台灣人的根管型態比想像中複雜許多。額外根管是指常規性存在的根管外有額外分支,由於肉眼無法判別,僅能憑藉手感。額外根管若未經清創,會成為細菌藏身的位置並造成術後再復發或疼痛。在上顎大臼齒的機率為兩成至五成,甚至有研究高達七成;下顎第一小臼齒多根管的機率更高達46%。

 – 處理特殊根管型態 – 

國人下顎第二大臼齒約有3成的機率為特殊型態根管,沒有顯微鏡幫助,很容易有清潔不到的死角

 – 修補根管內破損 – 

根管較狹小的案例,清潔過程中常會有齒壁破損的風險。以往發生時只能拔牙。但經由顯微鏡準確的定位並修補,治療後與一般正常牙齒無異。

 – 移除滯留器械 – 

根管狹小或者彎曲的案例,滯留器械為根管治療的風險之一。一旦滯留器械,根管內必然有死角沒辦法清乾淨。肉眼是很難將滯留器械移除,搭配顯微鏡且經適當的處置,其預後與一般牙齒無異。

 – 顯微根尖手術 – 

傳統根管治療後若還有症狀,根尖手術常是最後手段(根尖手術即為翻開牙齦,直接針對根尖病變區進行移除並充填特殊抗菌材料,是手術的一種)。已有文獻歸納出使用顯微鏡去進行根尖手術能有效提高成功率。


顯微根管治療特色

  • 肉眼直視:擺脫以往只能靠手感來清潔,可以直視極細小根管,有助於清潔更加徹底。
  • 保留齒質:神經管的擴大與清潔是治療最重要的一環。肉眼直視,可以保留更多的齒質,牙齒的強度也會大幅提昇。
  • 難症處理:文獻指出,使用顯微鏡能夠提昇額外根管的發現率,也能增加斷裂器械移除機率。使以往成功率低的根管難症有更高的治癒機會。


專科醫師駐診

郭顯正醫師在高醫保存科受根管治療專科訓練,並取得專科醫師資格,實力與經驗備受肯定。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