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口潔白的好牙!淺談牙齒美白

圖文/許逸忠醫師 I-Chung Hsu, DD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為民眾衛教文章,歡迎採用「網址連結」轉貼(不需告知)。
未經同意,請勿全文複製轉貼或截圖使用,本文保留所有權利。



近年來美容牙醫越來越普及,牙科治療不再僅侷限於補蛀牙、抽神經和拔牙等項目,牙齒美白早已是各牙科診所必備的診治項目。擁有一口潔白的牙齒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對於常需跟人接觸的行業,乾淨整齊的牙齒更能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牙科美白並不是很新的治療項目,現今美白的治療越來越注重安全且減少副作用為優先考量,其次再講求效果。




要了解美白,首先一定要知道牙齒變色的原因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1.  局部性染色:牙齒因為蛀牙、牙髓壞死或補綴物造成的染色,此種通常影響的牙齒較局部,需先將問題移除,如蛀牙填補,根管治療和移除補綴物,再來作牙齒美白。
2.  外在性染色:抽煙、嚼檳榔、喝茶及紅酒造成的外在表面性染色,通常範圍較廣,在進行美白療程時可能需先戒除造成染色的習慣如戒煙、戒檳榔極少碰色素性食物。
3.  系統性問題染色:較常見為孕婦或幼童服用過量之氟化物或四環黴素所產生之染色,嚴重者單靠美白藥劑效果較不顯著,常需靠補綴物改善。






常見的美白方法約略有三:

1.  超音波洗牙及表面拋光
2.  化學藥劑美白
3.  贗復物製作




一般坊間常聽到的”美白”是指化學藥劑美白,其實這也沒錯,因為第一種和第三種方法我們通常不會把它叫做牙齒美白,因為他們有其他更重要的目的,而藥劑美白的目的就是拿來美白的。




超音波洗牙主要目的在於清除牙結石,牙齒洗過的地方變得較白只是它帶來的附加價值,如果加上牙齒表面拋光(通常會採用刷子和打亮膏)就可以帶來還不錯的效果。但想而知這方法只能針對表面的染色如少量的茶垢。




另一種大家可能會聽到的就是噴砂美白,基本上我會把它當作表面拋光的一種,只因為把刷子和打亮膏的拋光換作噴砂機,噴砂的動作可以有效率的去除大範圍茶、煙和檳榔造成的染色,有些卡的較深或不易去除的染色藉由噴砂都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再次強調,如果要去除煙、檳榔等造成的染色,請務必戒除再來!

第一種方法為物理性方法,第二種化學藥劑美白為化學方法。美白藥劑會跟牙齒產生化學作用。藥劑美白大致可分診間美白和居家型美白。診間美白通常用較高的藥劑濃度輔以光照能量,可立即達到明顯顏色改善,使用的光源以發光二極體為主,即俗稱的冷光美白,冷光相較於其他的光源功率較高,為診間美白之主流。

居家美白是利用客製化牙托再搭配美白藥劑,於家中使用,使用時間依各家廠牌而有不同,一般為晚上使用或睡覺時使用。

若牙齒顏色是本質上偏黃,則化學藥劑美白較能達到牙齒變白的效果(和上述表面拋光美白比)。

化學藥劑美白因有藥劑的化學作用,所以常見副作用為牙齦刺激牙齒敏感,其中又以牙齒敏感最為惱人。這點可分作兩點作討論,一是藥劑濃度,通常診間冷光美白的藥劑比居家美白藥劑濃度高出許多,加上輔以光照能量,通常作完後牙齒會有短暫敏感現象,如果病人可以忍受大致就沒問題,此狀況會慢慢好轉,若在進行冷光療程中就已經非常酸痛,則應立即停止。居家美白藥劑濃度相對較低,所以使用時間較長,敏感度通常較低,但若有敏感問題則應該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使用頻率。

其實並非濃度高者效果一定是最好,文獻也有指出居家美白亦可達到很好的效果,只是居家使用時間的較長,但相對較安全。因此並不需一昧追求濃度高的藥劑療程,需考量其作用效果與可能的副作用。

上述兩種美白效果術後維持相當重要,尤其是化學藥劑美白,療程作完後需避免含色素食物、飲料、茶或咖啡等一段時間,煙和檳榔自然不必說一定要戒除。

第三種為贗復物製作(即牙套、貼片等),基本上他們大部分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美白,通常是齒質缺損太多,所以製作牙套等來回復咬合功能。

但贗復物的確也會用來改變牙齒顏色,常見為前牙根管治療後產生牙齒變色,通常這是局部變色(根管治療的那一顆牙齒),且造成的色差有時會相當明顯,上述兩種美白方式皆無法產生很好的效果,這時牙套或貼片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可以很容易改變至原本的顏色。

有時牙齒顏色非常暗沉,牙套製作上去後即便牙套顏色和臨牙接近,牙根處仍會較暗,因此有時會搭配“齒內美白”,齒內美白也是化學藥劑美白,差別在於藥劑濃度非常高,且是將藥劑直接放入齒內,因此只能用於抽完神經的牙齒,且是單顆牙齒美白,通常齒內美白完後常會再製作牙套來達到最好的效果。

牙套很容易改正牙齒顏色,但缺點就是要磨損自有的齒質,當然刷牙若刷的乾淨,牙套在使用上是絕對沒什麼問題的。



結論:
美白方式有三種:
1.超音波洗牙及表面拋光
2.化學藥劑美白
3.贗復物製作
坊間常見的美白是利用化學藥劑來美白,又可分診間冷光美白和居家美白。但藥劑美白並不是每種狀況都適用,需了解不同的美白方式有不同的適應症,老話一句,還是依照自身的狀況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要用什麼方式來美白。

更多閱讀>>美白案例分享


牙齦下深度蛀牙處理的二三事

圖文/許逸忠醫師 I-Chung Hsu, DD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為民眾衛教文章,歡迎採用「網址連結」轉貼(不需告知)。
未經同意,請勿全文複製轉貼或截圖使用,本文保留所有權利。

牙齦下深度蛀牙是指蛀牙在牙齦底下,常是我們牙醫師頭痛的問題,因為若沒有作好某些必要程序,很難達到完美的填補。當然病人是沒有自覺這種是屬於難症處理,心想,不就是蛀牙,跟所有的蛀牙一樣把它填補起來就行了!看完本文後你就會知道有時候不是單單補起來就可以了!

首先要先了解深度蛀牙常見於什麼狀況:1.因水平智齒引起前一顆臼齒的蛀牙;2.牙套邊緣底下又再度蛀牙3.牙齒臨接面蛀牙4.外傷導致牙齒斷裂至牙根

一般健康的牙齒,牙齦之上就是我們看到的部份,稱為牙冠,牙齦底下就是牙根的位置,所以牙齦底下的深度蛀牙一般會蛀在牙根上,約略可以當做是牙根蛀牙。比起牙冠的蛀牙(常見的蛀牙都發生在牙冠),牙根的蛀牙難補的多。那究竟牙根的蛀牙可以補嗎?

牙齦底下的深度蛀牙(牙根蛀牙)可以補嗎?

牙齦底下的深度蛀牙處理原則大致可分成兩大類:蛀牙有侵犯到神經和蛀牙沒有侵犯到神經,這兩種後續處理原則不太相同。


1. 蛀牙沒有侵犯到神經
2. 蛀牙有侵犯到神經

1.蛀牙沒有侵犯到神經:
     通常”相對”比較簡單,較困難點在於把蛀牙移除乾淨,並且能夠隔離口水與牙肉的干擾。因為蛀牙在牙齦底下,所以移除蛀牙時是也較差,較難移除,若移除不乾淨,則容易從填補材與牙齒的交界滲漏髒東西產生二次蛀牙。當蛀牙移除乾淨後,就要想辦法隔離口水與牙齦干擾,因為填補材料的本身特性,唯有在乾燥的環境下才能得到良好的填補效果,若是靠近牙齦的蛀牙,可想而知牙齦下的水氣與口水較多,較難隔離,通常會置入金屬隔離片來達到隔離的效果。只要作好以上兩件事,通常填補效果還不錯,之後只要進行觀察看有無症狀即可。



上圖為臨床上常見水平智齒引起第二大臼齒遠心端蛀牙,處理原則為先拔除平智齒,之後填補蛀牙,只是這類型的填補有兩個問題:

1. 犧牲過多齒質:因為臨床上操作空間的限制,使得需移除更多齒質來填補蛀洞,有時移除的量是原本蛀洞的好幾倍。由上圖左可知蛀牙的範圍其實不大,但是填補完後的樹脂材料相對多很多。
2. 無法維持良好的填補環境:好的填補品質必須保持填補區域的乾燥,在第二大臼齒的遠心端是口水最不易隔離的區域之一,蛀牙又蛀到牙肉下,口水、血水都無法有效隔離。
   基於以上兩點,雖X光片看起來已將蛀牙作完填補,但實際上它的填補品質通常是不好的。
(編按:這裡通常是牙醫師最頭痛的填補區域,但病人通常不知道這裡有多難補。有時如果蛀洞不大但又在牙肉下很深的位置,常會考慮觀察即可,免得上述兩原因越補越遭!)




2.蛀牙有侵犯到神經:
     這就複雜多了,也是本次的主題。若蛀牙侵犯到神經,就必須要做完抽神經(也就是根管治療),抽神經前會先將蛀牙移除乾淨,利用暫時填補材填補蛀牙再進行抽神經。抽完神經後則需做牙套或復型物才能使牙齒用的長久(原因可詳見此篇文章)。牙套製作時一般牙套邊緣會切齊牙齦邊緣,有時為了美觀會將牙套邊緣定在牙齦下約0.5mm至1mm,如果邊緣再更深入則會對牙齦產生慢性刺激進而產生牙齦炎。牙套製作另一原則會將缺損區包覆起來。所以如果是深度蛀牙,欲使用牙套包覆,勢必牙套邊緣會落在牙齦下許多而產生牙齦炎。

 





為了改善這問題,大抵有三種作法:(請搭配下圖看會更好理解)
1. 利用手術將骨頭和牙齦往下降,使牙套能輕易包住缺損區,此為牙冠增長手術
2. 利用矯正先將牙齒往上拉,之後再利用手術降低牙齦,此為矯正+牙冠增長手術
3. 先將缺損區用複合樹脂填補使邊緣提高,再利用陶瓷冠蓋體做黏著復型,此為邊緣提高術+冠蓋體復型




每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可先充分了解優缺點,再根據自身狀況與醫師作討論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結論

   所以牙齦下深度蛀牙通常需多方考量,若僅是用牙套直接復型而不考慮牙齦健康,剛開始使用雖沒什麼問題,但未來牙周破壞是必然的結果。
   本文提供三種常用術式,老話一句,每種術式都有其適應症,還是得由醫師依據自身狀況來作最後決定!















活動假牙會晃動?會痛?你還有更好的選擇!

圖文/許逸忠醫師 I-Chung Hsu, DD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為民眾衛教文章,歡迎採用「網址連結」轉貼(不需告知)。
未經同意,請勿全文複製轉貼或截圖使用,本文保留所有權利。

是的,常常聽到戴活動假牙的病人的幾項抱怨即是:會痛、會晃動、異物感太大和不好咬,尤其是全口都無牙的全口活動假牙

要了解如何解決就要先了解活動假牙如何造成這種問題。首先要從活動假牙是如何設計說起。

活動假牙的分類 //2021.07.24補充更新//

活動假牙依不同面向會有不同分類:1. 以缺牙形式可分為單顆活動假牙局部活動假牙全口活動假牙。2. 以依功能性來分可分為臨時性活動假牙永久性活動假牙。以材質來分可分為彈性軟床含金屬勾或支架的活動假牙

單顆活動假牙是局部活動假牙的一種,但設計較為簡單。一般缺牙單顆常製作的是固定假牙(牙橋或植牙,可參照:案例:植牙 vs. 傳統牙橋),如果可以,固定假牙是單顆缺牙的首選。若真要使用活動假牙,應用在前牙區比較適合,因可以快速的製作完成,美觀度通常可接受,但後牙區就比較辛苦,一般吃東西會顯得沒有力量,且容易塞東西。
多顆缺牙的局部活動假牙和全口活動假牙是活動假牙的大宗,會在以下段落介紹。

臨時性活動假牙常用於複雜型的全口重建案例,因重建時間通常較久,患者常有美觀、咀嚼需求而會用到臨時性活動假牙,臨時性假牙也常具有診斷價值。使用期間通常為數個月不等,製作流程較簡單,設計也不會這麼複雜,所以製作時間短,但相對較不穩定,因此不能將臨時性活動假牙當成永久性活動假牙使用,會導致剩餘的牙齒容易出問題。

材質上,彈性軟床與金屬勾支架的活動假牙都很常見,這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美觀,因彈性軟床沒有金屬支架,較為美觀,但也因為沒有金屬支架支撐,所以支持性較不夠。另外彈性軟床因製程關係,若損壞較不容易修補。反之,金屬支架活動假牙支撐性較夠且修補容易,設計上也富變化性,可以因應不同的口內狀況做調整達到最佳效果,但金屬勾如果出現在前牙區,美觀上就是一大考量。這部份較為複雜,材質的選擇最好直接跟醫師談論清楚較適當,不可自行直接決定。

活動假牙材質


局部活動假牙

局部代表仍有部分自己的牙齒可利用,通常是缺牙範圍過大或是缺牙位置不當無法製作固定假牙才會使用活動假牙。假牙設計會有金屬鉤勾住自然牙藉以穩固與支持活動假牙,缺牙區則是活動假牙直接靠在牙肉上作支持。局部活動假牙的缺點在於:
1.  有金屬鉤,影響美觀
2.  金屬鉤若設計不當,容易使勾住的牙齒受力過大而提早崩壞
3.  若無牙區的對咬是自然牙,則會使假牙不穩定有較大的不適感(下圖錯咬)

全口活動假牙:

全口活動假牙顧名思義就是完全沒有牙齒,不像局部式還有牙齒可以勾,僅能靠無牙脊(牙肉)來穩定並支持假牙,在條件不好的病人常容易有晃動且疼痛的問題,尤其以下顎為最容易發生,因為下顎的支持無牙脊較小且有舌頭會干擾假牙(上圖右)。

活動式假牙既然是靠無牙脊(牙肉)去支持,當然支持的力量一定不如自己的自然牙,因為牙肉本身就不是用來吃東西的,不過總比沒有牙齒咬來的好。通常會痛、會晃動可以藉由修改假牙來改善,但仍有其極限在,在一些條件不好的病人上較常使用的就是假牙黏著劑輔助使用。通常缺牙數量越大,無牙脊所需承受的咬力就越大,所產生的不適感也越大。

另外假牙的異物感和咬沒有力量是活動假牙本身就是如此,跟個人適應力比較有關。

簡單來說,要解決活動假牙帶來的問題,就要想辦法讓牙肉受力少一點,看能否換成固定式假牙或是植體輔助都是不錯的選擇。能不能換成固定假牙(傳統式牙橋)需看條件,不在本文的探討範圍內,以下就植體討論。

植體介入活動假牙就是為了改善活動假牙所產生的問題。植體大部分的人會稱之為植牙,比較既有的觀念是植體植入骨頭內,之後接出固定的牙齒,但其實除了固定的牙齒,植體還可以接出像扭扣狀的支持裝置來穩定活動假牙。針對這兩種植體的應用,整理一個簡單的優缺點比較表如下:

因此可知其實植體的兩大應用設計各有其優缺點,尤其是齒槽骨條件較不好的病人差異更明顯,也就是說齒槽骨吸收嚴重的病人,以現今的植牙技術要做成固定假牙通常是可以的,但是所經歷的手術次數與治療時間都會拉長許多,相對的植體支持式活動假牙就簡單許多。不過主要還是要看病人想要的是什麼,能否接受其治療計畫的缺點。

活動假牙經植體介入支持後,可以大幅改善以下問題:
1.  假牙晃動與疼痛
2.  減少局部活動假牙的鉤子,增加美觀
3.  咬合支持增加,變得較好咬,尤其是咬合不佳的病人(如本篇所述的錯咬狀況,以下有植體介入改善的示意圖)

剛有說到下顎全口無牙的活動假牙是最容易有抱怨的假牙形式,其實國外學者McGill早在2002年在國際知名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內建議應該把植體支持式活動假牙當做是下顎全口無牙時重建的第一選擇。2009年,BSSPD (British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在英格蘭約克(York)舉辦的年度大會再度針對這議題做出討論,裡面提到已有大量文獻來支持下顎全口無牙就應該選擇植體支持式活動假牙,這應是最低限度的作法,裡面也提到價錢問題,植體支持式活動假牙已經是植體數量較少的治療方式,如果分攤於往後的高品質生活,其實一點都不算貴。不過就筆者的經驗來看,台灣民眾似乎還是停留在傳統式活動假牙的作法,反而是假牙黏著劑大行其道,我認為有一大部分應該是不知道原來有更好的選擇。

但植體介入仍須注意的問題是:
1.  需經歷手術
2.  治療時間拉長(比傳統式活動假牙長)
3.  額外費用
4.  本體仍是活動假牙,需拿下清潔,且嘴裡仍有活動假牙的異物感(若要徹底改善異物感,就只能選擇植體支持固定假牙了)

由以上三圖可很清楚知道植體如何固定活動假牙,對於錯咬的案例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活動假牙費用 //2021.07.24更新//
活動假牙費用範圍非常廣,受到每個人缺牙狀況與範圍、條件好壞與診所地域性等因素影響,無法三兩句話交代清楚。正式的活動假牙正常價格區間可能會落在一副2萬元至3萬5千元,有些甚至會更高,只要醫師能做出符合他自身價值與滿足病人需求的假牙,都是合理,唯一不變的真理是過低的價格應該會有其省略成本之處。如果要加上植牙支持的費用,還要知道需幾顆植牙來支撐,每個醫師的策略想法亦不同,建議這部份與醫師親自評估討論才不會落差太大。

結論
隨著年紀越大,缺牙數通常會越多,若已經到了無法正常咀嚼食物,生活品質將大幅下降。製作成活動假牙常不如人意,但若能負擔少數幾顆植體費用,病患滿意度通常是很高的,國外先進國家早在好多年前就如此建議。植體讓大家的刻板印象就是貴,但應用的好其實就貴的有價值,尤其是植體支持式活動假牙又不若製作成固定假牙這麼貴。要作活動假牙的患者不仿可以多想想其實你有更好的選擇來使生活品質更加提昇!

抽完神經後為什麼要做牙套?

相信大家常聽到抽完神經後要做牙套,到底是為什麼?那除了牙套外還有什麼選擇?

    首先要先了解什麼是抽神經,抽神經正式名稱為根管治療,通常是蛀牙太深導致牙髓發炎或牙髓壞死,牙醫師將神經管內發炎的牙髓清乾淨並封填材料於原本神經管內的過程,通常需多次療程才能將抽神經療程完成。

根管治療流程圖:

抽完神經的牙齒通常有三個問題:

1. 喪失較多的齒質:需要抽神經的牙齒通常早已蛀一個大洞,而抽神經過程還會犧牲一些齒質(如上圖)。
2. 牙齒物理性強度減低:失去血液供應的牙本質含水量降低,強度也會降低。
3. 牙齒變色:在前牙區會影響美觀,抽完神經的牙齒一般會隨時間變得比較暗沉。

    所以對本來齒質早就不足(通常是蛀牙太大)又根管治療完的牙齒,若僅用補蛀牙的複合樹脂填補,很容易咬一咬就崩裂。完整的根管治療通常需多次療程,日後若咬裂通常就只能拔除,相當可惜。

上圖案例即是牙齒裂掉-這是一顆抽完神經很久的牙齒,後來牙套脫落也因工作繁忙沒有理會,一天咬到硬物後牙齒就縱裂,這種牙齒無法治療,只能拔除。

“牙套比起複合樹脂更能有效保護牙齒免於崩裂,進而增加根管治療的成功率,而前牙則可改善變色的問題。”


      其實”作牙套”只是先讓大家有個基本概念好理解,隨著材料的進步,還有其他治療可以選擇:如”局部瓷塊(冠蓋體,onlay)”來取代牙套,其好處在於修磨量少,保留較多的齒質又可像牙套一樣達到保護牙齒的效果,站在保守的牙科治療,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牙套也非抽完神經牙齒的唯一出路,在某些剩餘齒質較多但不是承受力量的關鍵位置,且無美觀考量就不一定要做牙套,可用複合樹脂直接填補即可。但這不能視為常規療程,需根據每個牙齒的狀況來做決定。


總結:  
 

     抽完神經後大部分的牙齒的確是需作牙套來保護,但除牙套外還有其他種選擇,如局部瓷塊復型等保守治療,少部分案例才可考慮複合樹脂直接填補。切記各種治療都有其適應症,主要還是得考量自身的條件作選擇,記得要多與自己的醫師討論,找出對自己最好的治療計畫。

參考資料:
Pathways of the pulp ,8th ed.